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古代通缉令上画的人根本不像本人,为什么还能抓到人犯呢?
在影视剧中,大家应该都看到过这样的剧情,每当有犯人逃跑的时候,官府往往会画下嫌犯的肖像画,然后将通缉令张贴出来。那么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通缉令上画像压根不像,为什么还能抓到人犯呢?原因有四: ①保甲制 保甲制早在宋代便已经出现,相当于户籍管理所。它是以家庭为单位,之后设立户长,十户为一甲,以此类推就是保长。也就是说,各个家庭单位的资料都由保长保管,而保长的任务就是让农民集中在一起,如果有外来人口进入到保长所管辖的地界,就得去官府举报。正因为如此,保甲制在通缉罪犯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②照身帖 照身帖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上面详细记录了拥有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地以及家庭情况。每一个人必须要有照身帖,拥有照身帖的人才能随意进出城门。不论是做生意还是走亲戚,都要带照身帖。如果没有的话,就得被官府抓去听从发落。 ③海捕 只要符合通缉令上信息的人,官府都会抓去审问一番,比如年龄、样貌以及身材特征相符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抓起来再说,然后进行对其仔细询问。在古时候流动性不大的社会中,这个手段非常有用。另外,官府还会设立层层关卡,关卡的设立一般都是由驿站的人快马加鞭地传下去的,这样一来,犯人就无处遁形了。 ④重金悬赏 一般情况下,在罪犯的通缉令之中,官府还会写下罪犯具体做过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通缉令上面还会写明提供线索者能够获取的奖赏。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即便是通缉令上画的跟本人一点都不像,都可能会抓到罪犯的。 不过在古代这样的寻找方式并没有一定依据,导致有时候屈打成招,抓错犯人,导致真正的犯人逍遥法外顶风作案者比比皆是,也告诉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科技水平发达所带来的公平公正。
收藏
0
有帮助
79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