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习惯于认为“每个人都有阿司匹林”那么阿司匹林为什么会看作是“万能药”呢?
阿司匹林即是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它应用范围极广,包括治疗感冒发热、关节痛、风湿病等,还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改善微循环等等。由于副作用小,适用范围广,阿司匹林被赋予了“神药”称号。
人类很早就发现了柳树类植物的提取物(天然水杨酸)的药用功能。古苏美尔人的泥板上就有用柳树叶子治疗关节炎的记载。而我国的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有祛痰明目,清热解毒,利尿防风之效,外敷可治牙痛。甚至,古埃及最古老的医学文献《埃伯斯纸草书》记录了埃及人至少在公元前二千多年以前已经知道干的柳树叶子的止痛功效。
1763年4月25日,英国牧师爱德华·斯通,发现将柳树皮烘干,然后磨成粉,给寒热病人服用。他发现,病人的寒热症状有明显的消退,当加大剂量时,寒热症甚至消失了。他前后给50个病人服用过柳树皮的粉末,结果是十分安全有效。随着他的发现,淹没在历史中的柳树药物再次进入药剂师和化学家的眼中。
1853年,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霍夫曼根据水杨酸可以从绣线菊中提取出来,把绣线菊的拉丁名称“spiraea”中的“spir”放在中间,以“乙酰化”acetylation的首字母“a”打头,词尾加上药物的后缀“in”,就成了——“Aspirin”,于是,阿司匹林已经诞生了120多年了。
在随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阿司匹林主要是作为止痛药来应用的。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约翰·范恩通过实验证实,阿司匹林主要抑制环加氧酶,阻滞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继而前列腺素引起的发热、炎症、疼痛就都缓解了,这一发现也让他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随着对阿司匹林研究的深入,近年来人们发现了它的一些新应用,才奠定了阿司匹林的“神药”地位。
目前,阿司匹林的常见剂型有肠溶胶囊、肠溶片、咀嚼片,此外还有长效阿司匹林缓释片和缓释胶囊,用水冲服的泡腾片和散剂,以及适用于不能口服用药患者的栓剂。由于用途广泛,阿司匹林不仅有不同的剂型,剂量也有区别:含量在150毫克以下,主要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含量在300-500毫克,主要用于解热镇痛;含量高于1000毫克的,主要用于抗炎、抗风湿。
据统计世界上几乎70%以上的人都服用过阿司匹林,正是因为阿司匹林应用广泛,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来:对它过敏的人,服用后可能会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或其他过敏性反应;如果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则会导致出血或穿孔;刚做过或即将做手术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会对病情和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孕妇不能随意服用阿司匹林,因为在怀孕3个月内服用阿司匹林,可致胎儿发育异常,之后长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出血的危险;此外,阿司匹林还会加重肾、肝功能损害的病情。
所以不能因为阿司匹林是传说中的“万能药”,就随意使用,还是要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