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为什么现在“口诛笔伐”会变成一种正确趋势
经常会听说一些很偏激的话“你要是敢发在哪里,一定会遭到口诛笔伐!”“你居然真的敢发出来,等着我口诛笔伐你!”,其实不想做太多个人方面评论,只是想说如果有一些事不带任何攻击色彩,用一句心平气和的话说出来,也许会更好解决。但是偏偏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这么做。 而犯了错误的,也许只是想解释一下,也许是想对对方言语里的嘲讽做出反击,结果有可能会被对方煽动做出封号措施,或者被迫出来道歉。但这个错误也许不是什么触及到社会民族利益的大事,只是写错了一个人物的名字。 看起来很搞笑,但是这个事情在各大文学网站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身上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很多人认为自己遵纪守法,不抄袭不融梗就会没事,可是他们永远不知道某一天会因为什么错误受到“口诛笔伐”的威胁。 其实网络文学只是爱好,不是所有人都想故意招口诛笔伐,而现在“口诛笔伐”成为一种现实还成为了一种正确,只能说明现实生活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快速、偏激、浮躁、偏见。关住的却是更多:“宽容”成了班会课上的笑谈,“理解”成了几个世纪以前的事情,“快乐”成为了可望不可即,“希望”则在一些人那里,一直都没有放出来过。 语文课本上到处都是涂鸦,经典故事成了笑话,所有的人都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为荣,把网络当发泄之地,越想越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却没有办法改变,只能改变自己,一步步劝说自己去认可这个事实。 不过后来想想也是如此,谁小时候没有当过愤青?正是因为有愤青这个过程,才体现了成长的可贵之处。正因为有了这个过程,自己曾经的年轻才有值得回忆的地方。 所以,作为一位不理解“口诛笔伐”的人,仍然选择原谅了他们,原谅了这个社会现象。 也许这就是必然到来的成熟吧。
收藏
0
有帮助
71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