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开普勒居然以神学解释天体运行,不过在当时也有一定的道理
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年)在1619年出版的《世界的和谐 Harmonices Mundi》一书中,用五线谱来表达开普勒第三定律。开普勒发现行星在轨道运动时,在最高和最低角速度之间有近似和谐的比例。例如: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角速度在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以一个半音改变(16:15),而金星则是25:24(升音),正如诗篇所说的:「日头月亮,你们要赞美祂!放光的星宿,你们都要赞美祂」(诗一百四十八3)。开普勒发现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启发牛顿(1643-1727年)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开普勒在《世界的和谐 Harmonices Mundi》一书中组成了一个天体合唱团,包括一个男高音(火星 Marsfere),两个低音(土星Saturnus、木星Jupiter),一个女高音(水星Mercurius)和两个女低音(金星Venus、地球Terra)。在一个非常罕见的时间间隔内,所有的行星都会完美和谐地歌唱。开普勒认为,这可能在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也就是在创造之时:「那时,晨星一同歌唱;神的众子也都欢呼」(伯三十八7)。在该书的结尾,开普勒邀请所有的读者一起赞美神的创造。
收藏
0
有帮助
62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