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听见豆腐故事,说是淮南王刘安的母亲想吃大豆,因为生病,所以不能直接吞食大豆,淮南王刘安就叫人把黄豆磨成粉,怕粉太干,便冲入些水熬成豆乳,又怕味淡,再放些盐卤,结果凝成了块状的东西,即豆腐花。
但是他们之前没见过这东西,刘安还怕母亲不喜欢,所以小心翼翼地端到母亲面前,结果母亲很喜欢吃,一开始因为是在刘安府上酿制而成,人们称作“豆府”,后来因为口感像肉,人们称为“豆府肉”,后来传着传着有些绕口,索性把肉加在府的下面,称为“豆腐”传到现在。
也有人认为一开始就叫豆腐,因为刘安怀疑形成这种凝块的原因是因为大豆腐化,但也不好意思不给母亲吃,只好硬着头皮端上去,结果母亲很喜欢吃,豆腐就直接传了下来。
虽然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但是传说倒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人们也就把这个当成了历史真实。
然而近期有人提出疑问称,豆腐有可能是从西周时期就已经产生了:
豆腐,最主要的原料就是我国的本土作物大豆,古人称之为“菽”。人们在6000多年前就开始栽培和种植大豆。大约在4500多年前的时候将其彻底从半野生植物转化成农作物。当时小麦产量非常低,而水稻种植又远在南方,所以在商周时期,大豆是当仁不让的主食。诗经中就有: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采菽采菽,筐之谷之。七月烹葵及寂"。
大豆是当时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但它却不是一种合格的粮食。单纯的将其煮熟吃掉,会导致腹胀,胃酸等一系列身体不适。所以早在西周就开始将豆类发酵做成醢。西汉成书的《周礼》中,比较详细的叙述豆醢的制作过程。就是将豆子煮熟后加入盐,以达到好吃的目的
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成书的《大荒纪闻》中,则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幽王时,隶籴(磨碎)豆为乳。王未饮而温,久为酥烙。”
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西周幽王时期的奴隶把豆子磨成了豆浆,幽王没顾得上去喝就一直放在温水中,结果豆浆就凝结成了豆腐。清代汪汲看到这个记载之后,就在其所著的《事物原会》中注解:西周时期,豆腐就已经诞生了。这个结论一出来就受到了大家的嘲笑。很简单:卤水点豆腐,石膏点豆腐,没有凝固剂怎么可能会有豆腐呢?所以大家都给汪汲起了一个绰号叫“卤生”。卤通鲁(莽),一语双关。
要不怎么说经验主义害死人,谁说没有凝固剂就做不成豆腐呢?如果从科学的观念去看豆腐,它实际上就是蛋白质通过和脂肪,水结合而成的凝胶体。将豆浆煮沸,不光是为了去除豆腥味,更重要的是将蛋白质煮熟,加快其凝结的速度。如果不加入添加剂,那么自凝的沉淀过程往往需要两个先决条件才可以完成:
需要保持在35-45度的恒温中九个小时左右才能达到自凝沉淀。
必须保持绝对的安静无晃动。
在这种情况下,豆浆中的蛋白质,脂肪粒所产生的絮状凝胶就会慢慢的成型,随着周围水膜和负电子受到破坏而慢慢的聚集。在九个小时之后,豆浆底部沉淀出一层比豆腐脑还要细嫩的豆腐。且这种豆腐完全没有盐卤的苦涩,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始豆腐,由此看来豆腐还真有可能是周朝人发明的。
而豆腐发明于刘安,只是后期朱熹等人的著作中提到的传说,因为最早记录刘安做豆腐的,居然是南宋朱熹的一首诗: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己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帛布。
朱熹在诗后自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也就是说这从头到尾就是个传说。
具体什么时候,又出现了豆腐的相关记载呢?五代的时候,不过那时候豆腐的制作已经相当精湛,豆腐二字也直接出现在了史书里。
所以从雏形到精湛,中间的奠基、改良和进步,是由谁进行的呢?
并没有被提及,
所以从史书中可以获悉,成熟的豆腐工艺从五代到现在,源远流长。
但是从雏形到成熟的确切流变,没有史料可供考察。
按理说唐朝如果就开始了豆腐的演变,那么唐朝历史中应该提及,毕竟豆腐没什么好忌讳的,但是一个字都没有提起来,豆腐的具体流变过程也就成了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