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蜒蚰和蚰蜒的区别
蜒蚰,又称蛞蝓、水蜒蚰,俗称鼻涕虫,腹足纲(Gastropoda)软体动物,壳退化为一体内片状结构,成一列颗粒,或完全消失。与部分蜗牛组成柄眼目。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无壳蜗牛,体长圆形,长约4.5厘米。头部前端有触角2对,后方的一对较长,其顶端各有眼1个。其右侧附近有生殖孔的开口。头端腹侧有口。体前方的右侧有一呼吸孔。跖面有粘液腺,分泌粘液,匍行经过处,常留有白色粘液的痕迹。栖于阴湿处,多见于潮湿的墙脚及树枝间,匍行时,常舐食植物茎叶的表皮,对农作物有害。中医入药,有清热祛风,消肿解毒,破痰通经等效用。 蚰蜒[scutiger],拼音(yóu yán)。蚰蜒俗称“ 钱串子” ,“ 千足虫” ,有的地方称“ 香油虫” ,古时称“ 草鞋虫” 。现今的蚰蜒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唇足亚纲蚰蜒目蚰蜒科。 [1] 蚰蜒呈黄灰色,最明显的特征是有15对步足,通常栖息于人类的房屋或潮湿的枯木附近,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2] 中国国内常见的为花蚰蜒,大蚰蜓和黑斑蚰蜒。
收藏
0
有帮助
1
没帮助
0

上一篇:档案:蛞蝓

下一篇:动物档案——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