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性,是真的人性吗?
有时,行人也会跑向残废者,是想表达自己的同情与安慰吗?别做梦了,它们不过是想吃掉它,似乎它们认为吞食它是为了让它能够彻底摆脱残疾带给它的痛苦,这种行为是理所当然的。 ——法布尔《昆虫记》 所以,人类群体大多数时候是有残忍的动物性残余的,如果你的孩子有哪里看起来和别人眼里的正常孩子不一样,一定不要想尽办法把他们往正常孩子群体里面推,不是你越推,事态就会越来越好,因为有时候往往是“正常”孩子群体的暴力你难以想象,他们稍微看群体中哪个孩子不正常,第一反应是排斥,如果有帮助的,那只能说那个孩子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正常孩子群体的排斥当中,其实完全没看出属于人群的东西来,反倒是看出了猴群和法布尔的昆虫群体的特征,在这里说一句不怕挨骂的话,把这个当人性,等于把返祖当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很多特性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动物性的自私自利与自相残杀,生活越来越好,反而越活越倒退,过去返祖是个别现象,现在返祖是群体特征…… 所以,文章中常写的“人性”,比如排外,欺软怕硬等,其实是人类潜在的动物性,争强好胜也算是动物性之一,所以我决定不再这样做。因为如此,即使赢了,也是动物性的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 何为真正的胜利?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我们真正的人性去反击动物性,获得有智慧的胜利。说起来简单其实也难,因为取得胜利的唯一方法就是需要我们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性。 可惜我们现在还是会犯这样的错误,经常揪过来个动物性,就当作人性宣扬,说这是人性的体现,是人类特有的。得亏动物听不懂,要么那些本就生活在自私自利,弱肉强食世界中的动物都得笑掉大牙。 我们真正的任务,是从动物性中发现人性,而不是拿着动物性,就当人性在那说起来没完,这其实对于人类的进步和真实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相比于动物的优越性的体现来说,是没有真实的好处的,如果动物有思维,只会觉得我们人类的做法是在逐步向它们靠拢,并且发出嘲笑声: “什么人性,不过是高智商的动物本性,还说出来哗众取宠罢了……”
收藏
0
有帮助
89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