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衣裳(读音为“chang”)类
又称上衣下裳。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为汉服体系的第一个款式,约出现于商朝。上衣交领右衽,下裳一片式围合,皆以带结系,这也是汉服最基本的特征。
秦汉之后,男子深衣制逐渐取代上衣下裳制,上衣下裳逐渐只作为礼服存在,后世更是成为男子最为严肃的最高礼服。
2、曲裾袍
流行于楚汉时代。一开始男女都可以穿,后来女子襦裙逐渐替代了曲裾袍,曲裾开始成为男生专属服饰。
3、直裾袍
流行于秦汉时代,男女都可以穿直裾,与曲裾同理
4、圆领袍
流行于唐代
6、直身、直裰、道袍
三者皆是明代士人常服,应用于各种日常场合。
其区别在于,直裰两侧开衩无衣摆,行动时能露出里面的裤子;直身有衣摆遮挡,但衣摆缝在外,能看出衣摆;道袍衣摆缝在内,即暗摆。
直裰从宋朝开始就有,到明代发生变化(具体可参加百度百科,现代汉服所讲的直裰基本指明代直裰)。
道袍在汉服体系中指汉服的一个款式,并非道士袍。
7、曳撒、褡护、贴里
明代特有男装款式。
8、大氅
又称氅衣,鹤氅。只男性穿着,对襟大袖,不开衩,衣襟不合拢,系带或不系带皆有,一般只做常服穿着。
9、裋褐(短衣、短打)
普通劳动人民最常见装扮,流行于各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