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古代皇宫进行和“选秀”相关的活动时,会要求“细长洁白”,其余的百姓仍然可以丰腴,黑瘦,或者容貌平平无奇,虽说后来的“四德”里面分“德、言、容、工”四条,但也是“德、工、言须在容之前”,《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中也提到“老夫不揣,止有一女,年十六岁了。虽无容德,颇晓女红。贤侄倘不弃嫌,情愿奉侍箕帚。”实话也好,谦辞也罢,别说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但还是做家务能力与德行排在容貌之前,不然为什么不说“虽女红不佳,容德甚美”呢?
其次,为什么美女通常在古典小说里出现?就像T台上都是容貌俊美身材高挑的超模一样,作家把主角塑造成美女也只是为了小说形象好而已,把女孩容貌作为小说加分项,但绝不是这个女孩最出彩的地方,这女孩要么德才兼备,要么忍辱报仇,要么才华横溢,总之容貌肯定不会是她唯一值得称赞的特点,或者是因为容貌这些良好评价才纷至沓来,这么一对比古代的小说就可以甩现代网文好几条街。
再次,在缠足流行起来之后,拥有一双小脚的女子,反倒比一些大脚美女好嫁,不管有没有好容颜,脚越小越好嫁,这段时间看脚,就像现在看脸一样,即使男女婚前不见面,洞房时男孩摸到女孩的小脚,也会觉得自己捡到了宝,一些有关新时代,新思想的作家比如鲁迅、徐志摩嫌弃自己包办婚姻的妻子,并不是或者是不完全是因为颜值,而是因为内心对传统社会制度的厌恶,尤其是鲁迅看到朱安的一双小脚,就立即不喜欢她了,所以处于新旧时代交替的文人们,通常都是拒绝传统制度,而不是厌恶妻子容颜,至于硬说对方“厌恶妻子容颜”的,只能说是现代人牵强附会了,退一万步讲即使真是因为厌恶容颜退婚,也只能说明他是个渣男,其余什么都不能说明。
说古代重视容颜,破解了;说小说世界里都是美女,破解了;说现代某些作家嫌弃自己的妻子是因为颜值,破解了;还有什么疑问,日后还会慢慢解答,但是只是这三个观点的辟谣,就足以打颜值歧视者的脸和抚慰颜值焦虑者的心了。